网页的浏览是以显示器为主的,那么斜体的中文则是一种很糟糕的表现方式。然而这糟糕的方式却在照搬英文网站的过程中被不加思索的拿了过来。
博客的BSP是这一做法的先锋,几乎所有的中文博客在撰写新文章的工具栏中都有“斜体”功能按钮。增加一个功能会增加用户学习界面的难度;增加一个没有用的功能会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增加一个烂功能会误导用户编辑出糟糕的文章。“斜体”就是个很烂的功能。
在英文博客中,trackback地址往往使用斜体,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表现法式,于是中文博客中也将这种表现方式照搬过来。糟糕的表现倒是与糟糕的功能配套了,目前大多数中文博客提供的服务中traceback功能都不能用,开发者恐怕是这样考虑的:反正用户也看不清文章最下面那一行字写的是什么,自然也不会需要用这个功能的。
我们可以品尝西餐,但却没必要象西方人那样饭前祈祷。学习的目标是青出于蓝,而不是东施效颦。
三.过小的字号
过小的文字往往出现在英文网站的中文版上。前面说过,英文字体在10px的大小就能清晰显示,在设计中文版的时候,只是机械的照搬英文版的设计,将文字翻译成中文,还使用10px的样式,显示的效果就像下图这样:
这个截图来自“Apple中国”,页面地址:http://www.apple.com.cn/itunes/download 。不管用户怎么放大文字大小,这些文字始终是这么大。在“Apple中国”的网站中几乎随处可见类似的现象。或许他们的设计师根本不懂中文。类似的问题在“macromedia中国”、adobe的中文版(www.chinese-s.adobe.com )、ups中文版(www.ups.com/asia/cn/chsindex.html )...都或多或少的存在。
上面提到的三种错误虽然是可以通过设计加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之所以以西方人的方式写中国字会出现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现有的中文字体存在缺陷,不能象Arial、Helvetica、Verdana这些英文字体在电脑显示器上清晰的表现。这些英文字体都是在20世纪初,为了适应工业时代的需求而设计的。而中国在那个时代是列强殖民、军阀混战,我们“宋体”是在一千多年前为了活字印刷术的需求而设计的。从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开始,我们就已经被落在后面了。